二、羊毛衫用纱的要求
在羊毛衫生产过程中,毛纱的结构、性质和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,将会直接影响整个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内在和外观质量。为了保证羊毛衫的正常生产和产品质量,羊毛衫编织用纱应满足以下要求。
1.残密度偏差和务千始台度 线密度偏差和条干均匀度是纱线重要的品质指标,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,否则,条干不均匀将使纱线的强力下降,织近时增加断头和停台时间,并影响织物的外观质量;纱的支数偏差会造成纱线过粗、过细,使羊毛衫织物产生重量偏差。因此,必须严格控制毛纱的线密度偏差和条干均匀度,以提高羊毛衫产品的内在与外观质量。目前,规定精纺毛纱的线密度偏差率‘〈—4%,粗纺毛纱的线密度侗差‘〈—5%。在实际生产过程中,对高、中、低档羊毛衫产品具有不向的质量要求,例如,通常羊绒纱、兔毛纱、驼毛纱的支数偏差率‘〈—3%。对条干均匀度的要求是,在织片试验后比照标准试样,不允许有明显的粗细不匀和云斑。
2.捻度和捻度不匀率 羊毛衫生产中所用的精、粗纺毛纱的捻度是影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。加捻是单纤维形成纱线的必要条件,捻度是表示纱线单位长度内所具有的捻回数。公制支数的单位长度指的是1m,特克斯制捻度的单位长度指的是10cm,英制支数的单位长度指的是1英寸。一般情况下,纱线的捻度越大,则纱线的强力越大。但羊毛衫生产用纱要求纱线柔软、光滑,而粗纺纱编织成的羊毛衫一般需经缩绒处理,故要求捻度低些,因此,羊毛衫生产中一般不能用提高纱线捻度的方法来增加纱线强力。而且当捻度达到一定值后再继续增大时,不但不能提高强力,反而会使纱线的强力降低。一般来说,纱线捻度过小,则毛纱强力不足,使络纱和织造过程中增加断头率,影响生产的顺利进行,同时影响织物的强力;而捻度过大,纱线内纤维的密度增加,使纱线发硬且扭曲,将妨碍正常编织,即使织成衣片,在衣片表面也会产生各种疵点。因此,纱线的捻度必须适当并且均匀。各类毛纱的捻度及强度情况见表1—1和表1—2。捻度不匀率一般控制在:精纺毛纱<8%—l0%;粗纺毛纱<10%。毛纱的捻向有正捻(s捻)和反捻(z捻)之分,若毛纱捻向是右下到左上,则为正捻纱,反之,则为反捻纱。